
眼下,不少人由於工作、生活等原因,導致吃飯經常不準時,三餐不規律。記者走訪瞭天津市營養學會,學會理事譚桂軍提醒,長期飲食不規律,對身體健康不利,應養成按點吃飯的好習慣。一般而言,吃早餐的黃金時間為六七點鐘,午餐的黃金時間為12點左右,晚餐的黃金時間為18點左右。
該進餐的時候沒有進餐,比如早餐吃得少,中午就容易產生饑餓感,更容易忍不住多吃,從而導致肥胖。如果早餐吃得過多,午餐就會吃得少,晚餐又會吃得多。長期“飽一餐,餓一餐”的後果,容易出現低血糖現象,還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和損傷,引發腸道功能紊亂,導致新陳代謝功能衰退。如果晚上吃飯太晚,飯後倒頭就睡,也會給身體增加負擔,在消化過程中可能引起膽固醇升高,誘發動脈硬化。
專傢建議,應當按照飲食規律進食,每天按時、按質、按量吃三餐。尤其不能跳過早餐,吃早餐是提高基礎代謝率的好方法。忍饑挨餓除瞭令人心情不好,更無益於減重。三餐最好間隔4至6小時,睡前2至3小時內不要進食。用餐應註意吃的順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