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忌一:不分虛實
進補,中醫原則是虛者補之,不是虛癥的病人不宜用補藥。而虛癥又分為陰虛、陽虛、氣虛、血虛。對癥服藥才能補氣益血,否則適得其反,會傷害身體,更不要說是補身體瞭。
Tips:保健養生,分為偏寒和偏熱兩大類。偏寒者畏寒喜熱,手足不溫,口淡涎多,大便溏,小便清長,舌質淡脈沉細。偏熱者,則手足心熱,口幹,口苦,口臭,大便幹結,小便短赤,舌質紅,脈數。要弄清楚自己是偏寒還是偏熱體質,根據體質去進補。
禁忌二:進補過燥
秋季,氣候開始幹燥,人容易出現口幹咽燥,聲音嘶啞等一系列癥狀,俗稱”秋燥癥”。所以在秋季要特別註意養陰潤肺。這時候,應少吃或者盡量一些比較燥熱的進補食品,如羊肉、蝦蟹、榴蓮等等。
Tips:可以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品,如生梨、甘蔗、枇杷等具有很好潤燥功效的水果,或者烏雞、豬肺、龜肉、銀耳、蜂蜜等食品,還可以自制諸如百合蓮子粥、銀耳冰糖粥、雪梨川貝冰糖羹這樣的飲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