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凡關註食品健康的人,肯定聽過“隔夜菜致癌”的說法。在網絡、報刊上,甚至有某人吃瞭隔夜菜被送進急救室的報道。許多專傢也紛紛解釋:隔夜菜會產生亞硝酸鹽,而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;更有甚者,指出“蔬菜每加熱一次致癌物增加幾十倍”。那麼,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?它們又從何而來?“隔夜”過程中發生瞭什麼?蔬菜,又該如何保存和食用呢?
致癌物,不可避免的存在
氮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元素,植物的生長必須要有氮肥。植物吸收環境中的氮,通過復雜的生化反應最終合成氨基酸。在這個過程中,硝酸鹽是不可避免的一步。在植物體內有一些還原酶,可以把一部分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。
所以,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。現在的科學研究結果一般認為硝酸鹽本身是無毒的。而亞硝酸鹽如果大量進入人體的話,可能導致“高鐵血紅蛋白癥&rdqu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