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蒲公英粥出自《粥譜》一書,有“蒲公英粥,下乳,治乳癰”的記載。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,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全草,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,有“天然抗生素”的美稱。蒲公英味甘稍苦,性寒無毒。歷代醫學傢都把它用於治療乳癰、瘡瘍,收到很滿意的效果。。
處方及用法:鮮蒲公英100克或幹品50克),粳米100克,食鹽少許。取新鮮蒲公英帶根全草,洗凈,切碎,煎取藥汁去渣,入粳米同煮為稀粥。蒲公英粥以稀薄為好,每日分2-3次稍溫服食。3-5天為1療程。
急性乳腺炎是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乳房急性化膿性炎癥。它多見於初產婦,於產後3-4周時發病者較多。乳腺管阻塞、乳汁滯留或因嬰兒吸乳時損傷乳頭等,是導致發病的主要原因。主要表現為發病較急,可伴有發熱,病側乳房疼痛。檢查時,病變處可捫到硬結,有觸痛。炎癥繼續擴散可出現紅腫,最後可形成膿腫。祖國醫學稱之為“乳癰”,認為是肝氣鬱結,胃熱蘊滯,熱毒熾盛所致。臨床上采用蒲公英粥治療效佳。